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那个号称“世界加油站”的俄罗斯,现在居然连自家的汽油都不够用了。没错,你没听错,他们甚至开始琢磨着从亚洲进口汽油,解决国内的燃眉之急。
这事儿听着离谱,背后原因却很直接:乌克兰的无人机,把俄罗斯的炼油厂当成了靶子,挨个“点名”,炸得这个能源帝国晕头转向。曾几何时,能源自给自足可是俄罗斯的骄傲,现在战火烧到自家厨房,一切都变了味。
火从天降防不胜防
别以为这还是小打小闹。乌克兰的无人机攻势,早就不是当初的零星骚扰了,这是一场有计划、有组织的系统性打击。用柏林能源专家托马斯·奥唐纳的话说,乌克兰无人机的准头和频率,已经远远超出了俄罗斯的维修和防御能力。
咱们看数据,这可做不了假。到九月底,俄罗斯全国有将近四成的炼油产能趴窝了,每天超过三十三万吨的原油没法变成汽油柴油。更要命的是,这里面七成的停产,都是乌克兰无人机干的。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的报告更狠,直接点出乌克兰把俄罗斯38座炼油厂中的16座拉进了“黑名单”。战果嘛,立竿见影:俄罗斯的柴油出口量,直接跌回了2020年的水平,惨不忍睹。
就说九月份,包括基里希炼油厂在内的四家大家伙,挨了炸就只能停工。要知道,基里希可是全俄罗斯第二大的炼油厂,它一停,整个国家的燃油供应网都得跟着哆嗦。
纸糊的防空网?
无人机都飞到这么深的地方了,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在哪儿呢?简直就是个谜。最经典的例子,就是乌法市那家年产能两千万吨的炼油厂被袭。乌克兰就用了一架A-22轻型飞机改的无人机。
这玩意儿飞得不快,也不会隐身,愣是横穿了1400公里的俄罗斯领空,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,没遇到啥正经拦截就到了地方。事后当地负责人还嘴硬,说炼油厂受到了“保护”。
怎么保护的呢?守军用上千发机枪子弹和两百多发重机枪子弹对着天上一通扫射。好家伙,俄罗斯最大的炼油厂之一,就靠两个步兵班用轻武器守着?这画面简直让人笑不出来。
其实早就有人在网上问了:“防空系统在干嘛?”现在这个问题,显得更扎心了。俄罗斯地方太大,要保卫的目标太多。快三年的战争,防空家底都快掏空了。保前线还是保后院?这是一个怎么选都错的选择题。
油箱空了钱包也瘪了
炼油厂的大火,很快就烧到了老百姓的油箱里。官方媒体还在那轻描淡写,把油荒归结为夏天出门的人多、粮食丰收之类的“老原因”。但社交媒体上那些视频和帖子,可不会撒谎。
在下诺夫哥罗德州的一个地区,所有加油站曾经连续几天一滴油都没有。当地人只能开着车,提着桶,去隔壁城市“化缘”。这可不是个例,油荒已经波及了至少十个州和共和国。
官方数据说,汽油均价一个月涨了2.6%,差不多一升五块五毛四。但在黑市上,这价格早就飞天了,一升油能卖到将近十七块钱。对于月收入折合人民币八千多的俄罗斯人来说,这谁顶得住啊?
就算这样,抢油、囤油的人还是络绎不绝。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,这个月不加,下个月只会更贵,甚至有钱都加不到。全国已经有二十多个地区开始限购,有的地方一次最多只能加30升。
笔者以为
这场燃油危机,绝不只是钱的问题。它动摇了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国本,更直接掐住了民众生活和国家物流的脖子。俄罗斯这么大的国家,铁路公路运输都离不开柴油,供应链一紧张,麻烦就一层层传导下来了。
为了自救,俄罗斯政府已经把汽油出口禁令延长到了年底,还打算从国库里掏钱补贴。但这能顶用多久?在另一边,乌克兰一家公司正以每月3000架的速度,疯狂生产远程攻击无人机。
一边是焦头烂额地到处堵窟窿,另一边是源源不断的新攻势。在这场不对称的消耗战里,俄罗斯的能源系统正被压得喘不过气。对普通的俄罗斯人来说,这场由无人机点燃的能源危机,恐怕只是个开始。
炒股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